1. 五粮液的名字是谁写的?
五粮液的名字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,是由明代贡生杨石麟所著的《坤仪阁铭》所留下来的。
杨石麟生于1434年,他善于文学,曾先后担任过各种官职。明朝万历年间,杨石麟拜谒巨石山南麓的文昌阁,并留有l篇碑文,题名为《坤仪阁铭》。
在《坤仪阁铭》中,杨石麟为五粮液的出品人——巨石山刘万春的祖孙三代赞颂,其中就有“五粮液浓郁明净,千载飘香,实乃临川精品,玉液琼浆”这句话,将五粮液这一美酒称之为“玉液琼浆”。在之后的几百年中,五粮液便成为祖孙三代所酿制,享誉千古的名酒。
2. 五粮液酒名的命名者是谁?
其实五粮液并没有一个具体的人去命名,而是采取了一个相对比较民主的方式,那就是集体命名。
1956年,五粮液厂由原来的四个厂合并而成,这就意味着酿酒师和企业领导要重新起一个品牌名。当时的厂长陈忠经过认真的思考后,决定组织全厂职工进行命名竞赛。
经过3个多月的激烈角逐,最终冠军由一个名叫袁一春的女职工的选题“五倍粮浆”获得,而“五粮液”这个名字则是由刘剑奎(时任新华社川黔记者)出题的“五谷丰登”作为基础,经过群众讨论,并遴选出优秀者进行修改,最终形成了现在的“五粮液”这个名字。
3. 五粮液的酿造工艺有哪些?
五粮液是采用传统的江小白酒法酿制而成,这个酿造方法已有千年历史,是一种将糯米、高粱、玉米、小麦、大米五种杂粮同时使用的配方,所以被称为“五粮液”。
五粮液的制作有严格的工艺要求,酿制流程大概分为:原料加工—糖化发酵—蒸馏精酿—入窖储存。将糯米、白高粱、黄米、小麦、大米五种杂粮按一定比例混合浸泡、蒸熟、糖化、发酵,再分别用白酒蒸馏技术和珍品净酿技艺加工两个环节精心酿制,最后经过入窖熟成,而五粮液的入窖储存时间要长达4年。
因为五粮液采用了精酿技艺,所以成品酒质地细腻绵柔,香气浓郁,口感干净爽滑,质感优美,其酒香也因五种杂粮共同酿制而更显丰富和醇厚。
4. 五粮液对于中国酒文化的影响是什么?
作为酿酒业的一面旗帜,五粮液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,其对于中国酒文化的影响至今仍在延续。
一方面,五粮液不仅在中国范围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,也曾在多个国际知名的酒展和比赛上赢得奖项,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贡献着力量。
另一方面,五粮液也是代表着中国古代人民对于“和谐”的追求。作为源于民间,发扬于民间的大众饮品,它不仅成为中国人心中的文化符号,也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瑰宝,其内涵丰富,历史悠久,无愧为中国文化的一堂课堂。
总之,五粮液深植于中华文化的深处,既是具有国际影响的名酒,也是代表着中国文化精华的代表性产品,不仅引领了中国白酒行业的发展,也是推动中国酒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推手。